
本报讯(通讯员 周飞龙 和周宇) 近年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导向,健全“3443”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年轻干部队伍。目前,全县35岁以下科级年轻干部占全县科级干部的21%。
抓好“三条路径”,拓宽发现渠道。通过专项调研发现一批、组织推荐储备一批、急难险重考验一批的“三个一批”举措,从“源头”探寻优秀年轻干部。2021年以来通过实地调研、谈心谈话、贴近了解等形式,掌握发现优秀年轻干部200余名,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把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作为发现年轻干部的主战场,注重从急难险重一线全方位考察年轻干部的政治信仰、能力担当。
抓牢“四项机制”,完善识别体系。全方位思量,围绕政治素质、年龄学历、专业能力、任职经历、工作实绩、奖惩情况等要素,对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识别筛选。聚焦重点领域,在“三新一高”、财政金融、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中,综合考量干部,分类分级综合研判,建立“成熟可用、蹲苗培养、长期关注”3个梯队,储备一批科级后备干部。坚持跟踪管理,指导各单位党委(党组)齐抓共管,全面加强入库干部的锻炼培养和跟踪指导,同步建立组织、纪委监委、政法等部门的联动监管机制。
抓实“四个培养”,搭建成长平台。以政治淬炼党性,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年轻干部学习培训的第一课、必修课,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以实践锻炼提本领,选派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吃劲”岗位上。2020年以来从县直机关提拔3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任职,配备35岁以下乡镇党政正职12名、县直部门正职2名。以业务钻研补短板,选派54名年轻干部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专题培训,选派50余名干部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锻炼。为了适时使用激励作为,2019年以来共提拔、进一步使用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200余名,向省、市输送优秀年轻干部90余名。
抓严“三个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健全机制明责,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行动工作措施》等“1+N”制度体系,层层加压、逐级尽责。跟踪管理督责,定期召开干部联席会议、专项调度会议,全面实行组织(人事)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责任人“三责联动”跟踪问效机制。综合评价考责,结合“争一流、促跨越”行动综合考评,对各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