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栏目>内容

【丽江这十年】永胜:奋斗铸就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

作者: 来源:丽江日报 时间:2022年08月19日 10:57

图片


本报讯 (记者 和丽芬)8月18日下午,“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永胜县专场发布会召开,永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发布会现场。(本报记者 和丽芬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胜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跨越,铸就了永胜发展的“黄金十年”,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1.8亿元,年均增长9.9%,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494元增加到33625元,年均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77元增加到14681元,年均增长13%。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永胜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扛实政治责任,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硬仗,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8.4亿元,94个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出列,61981名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千百年来困扰永胜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巨大转变。

图片

发布会现场。(本报记者 和丽芬 摄)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
永胜县综合交通累计完成1321亿元,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里程达186.4公里,永胜正成为丽江连接成渝地区的交通枢纽。水利、电力、网络等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举全县之力圆满完成了2.9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县内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936万千瓦,永胜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永胜县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增”,入列全国产粮大县。实施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全县特色农产业基地规模达62万亩,农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1.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工业园区加工产值累计达88.7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从无到有,“智慧+”业态不断丰富。

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永胜县成功创建了云南省“美丽县城”,县城城区格局由“四纵五横”发展到“七纵十横”。打通“断头路”,整治“两违”,提升绿化率,大力建设森林公园、休闲广场,高位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羊坪乡落雪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绿色生态成为最亮底色
永胜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抓好程海保护治理,累计投入29.5亿元,完成31个保护治理项目,程海水位实现止降回升,水质稳定保持Ⅳ 类并逐年向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一批环保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永胜县坚持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全县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教育医疗蓬勃发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

图片

发布会现场。(本报记者 和丽芬 摄)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
永胜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先后被命名为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县共有2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8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6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永胜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日益壮大,基层党组织已发展至1333个,党员15844名。全县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村级集体经济均大幅提升,党员培训教育持续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严明,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切实扛稳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站在新的起点上,永胜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奋力争一流、促跨越,努力把永胜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绿色发展排头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2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70203302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