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栏目>内容

丽江古城名家讲坛开讲,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讲故宫故事

作者: 来源:丽江日报 时间:2022年08月13日 22:22
本报讯 (记者 李映芳)8月13日,时隔两年半,“丽江古城名家讲坛”再度开启,并迎来了第17位嘉宾。原文化部副部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做客讲坛,为丽江的市民带来了《故宫对于我们的意义》。

图片

8月13日,时隔两年半,“丽江古城名家讲坛”再度开启。(本报记者 李映芳 摄)


讲座一开始,郑欣淼就向在场的听众讲述了他和丽江古城的缘分。1999年他曾参加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的世界遗产会议,在会议中遇到了丽江古城的工作人员,经过一番交流丽江古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00年到昆明出席会议,在云南待了十多天,他曾来过一次丽江,还在木府前留下了照片,古城的美景和古老的建筑也让他记忆深刻。因为在那个年代,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来说数量很少,分量也特别的重。

图片

郑欣淼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故宫对于我们的意义”的讲座。(本报记者 李映芳 摄)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郑欣淼深入浅出的讲解,信手拈来的文史典故,挥洒自如的旁征博引,让现场的150余名听众如醉如痴。欣淼从“故宫遗产:可移动文物”“故宫管理者:故宫博物院”“故宫价值认识诗歌过程”“故宫的意义”五个方面分享了他对故宫的认识。

郑欣淼还展示了一些实物照片,让大家窥见部分故宫藏品的风采。他表示,故宫是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不过故宫古建筑并非简单的“壳”,也不仅是“藏宝之所”,其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件文物都蕴藏着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并由此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宫廷历史文化;故宫是有生命的,因为文化是活的生命,经历了蜕变,经历过风雨的故宫,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天又接续着我们的现代文明。故宫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

图片

150余人聆听郑欣淼讲座。(本报记者 李映芳 摄)


郑欣淼说,当前最新文物工作方针是: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故宫是活的,丽江古城也是活的,而且还活得更为人所喜爱,”他还说,“我对丽江一直都很关注。”

活动现场,郑欣淼还与现场观众亲切互动,解答观众关于遗产研究保护、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等问题。活动最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向郑欣淼赠送东巴文的书法作品。


据了解,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京版北教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丽江古城名家讲坛”,从2018年8月开始,每月邀请一位在全国范围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名人、社科专家、学者在雪山书院举办讲座。活动开展以来,张颐武、白岩松、于丹、梁晓声、阎崇年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亲临讲坛开讲。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2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70203302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