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请扫描二维码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栏目>内容

这位台湾商人,古稀之年选择来丽江再创业

作者:赵坤玉 来源:丽江日报 时间:2022年08月09日 19:03

图片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台商钟锦璋先生在古稀之年,选择来到与家乡相隔千里的丽江定居,并开始再次创业。在丽江祥和街的“威仕华酒庄”,记者见到了这位谦和稳重的老人。

图片

钟锦璋向客人介绍红酒。(本报记者 赵坤玉 摄)


制鞋厂到红酒行业的跨界

早在1988年钟锦璋就到广东佛山开办制鞋厂,是最早一批到沿海城市创业的台商。在广东这片投资热土上,打开了一片新天地。30多年的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了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5年,从鞋厂董事长的位置退休后,在朋友的推荐下,钟锦璋来到了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昆明,让钟锦璋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片红土地。虽然已到了该歇歇脚的年龄,但闲不住的钟锦璋开始琢磨如何发挥余热,他决定在云南市场打造个人新的投资领域,并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所喜爱的红酒行业。打开这个领域的窗口就选择在了丽江。

“这里空气纯净、流水清澈,这里的人们保持着纯朴善良的性格……”谈起丽江,钟先生打开了话匣子。


在这样的年纪,选择再次创业,其实钟锦璋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卖酒,更是为了结识那些爱红酒、懂红酒的人,传播红酒文化。在卖酒之余,他常常与当地朋友交流,和他们聚会,还成了丽江人家杀猪客的坐上宾。

图片

钟锦璋和店里的员工在一起。(本报记者 赵坤玉 摄)


在钟锦璋看来,红酒的香醇与丽江这个城市的格调很搭,轻轻摇着高脚杯,缓缓喝下一口浓郁的美酒,再细细品味……钟锦璋缓缓向记者演示着,“这样的画面,在丽江这个宁静的城市令人心旷神怡。”他说道。

开酒庄对于钟锦璋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在云南开启了红酒情缘,他就开始潜心钻研这一行业。疫情之前,每年都要与朋友一起到法国、希腊、西班牙等国家的红酒产区,实地探访从采摘到压榨、从发酵到装瓶全过程,亲身体验这些地方红酒产业对卓越品质的追求。

今年初,他将位于丽江国购的“威仕华酒庄”搬到了丽江祥和商业广场。走进“威仕华酒庄”,各类红酒、冰酒琳琅满目,有上百个品种。店里陈设的每一款酒,他都自己品鉴过,再摆放到货架上推荐给顾客。“价格要接地气,让大家喝到物美价廉的优质红酒”。这也是“威仕华酒庄”的经营之道。威仕华酒庄营业以来,已为消费者举办了十余次品酒会,在品酒会上钟锦璋则孜孜不倦地讲解红酒的知识、喝红酒的礼仪、如何辨识红酒的真假,将红酒和历史文化、生活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丽江是一座让人有归宿感的城市

“归宿感!”在谈及丽江时,这也是钟锦璋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丽江的包容与友善是最让他舍不得的,虽然每年他也会返回佛山小住,但每次都急切赶回他所钟爱的丽江。“其实在内心深处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丽江人了。”钟锦璋笑道。

图片

温馨舒适的品酒环境。(本报记者 赵坤玉 摄)


从2019年到丽江定居,短短4年不到的时间,他几乎已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每天6点半起床早锻炼,早餐后乘坐公交车到酒庄“上班”。如果不听口音,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当地人。

钟锦璋不只是把自己当作一名商人,更把自己当作是丽江发展的参与者,总是在思考能为丽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钟锦璋看来,丽江是一个旅游城市,10余年来,丽江的旅游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农业方面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要考虑把休闲农业和健康养老相结合,提升和扩大产业规模。钟锦璋把这些理念与在广东的台商朋友分享,邀请有投资意向的台商到丽江来考察,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

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作为一个外乡人,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当地社会;但是同样也需要反哺社会,只有本着取之当地、用之当地的责任感,才能在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这也是30多年从商经历中,钟锦璋总结出的重要经验。

在广东近30年的时间里,钟锦璋和朋友经常到当地的养老院、孤儿院、学校开展捐助活动,回馈社会。到丽江后,钟锦璋的这份爱心继续延续。去年捐款6000多元,为古城区敬老院的老人购买了80多套保暖内衣。

图片

钟锦璋为客人演示喝红酒的礼仪。(本报记者 赵坤玉 摄)


现在,威仕华酒庄也成了在丽台胞的一个交流平台。“此心安处是吾乡”,钟锦璋说,能够为丽江的发展出谋献计、牵线搭桥,这就是对丽江最好的回馈。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2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70203302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