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产业实现农户增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市纪委监委驻华坪县通达乡维新村工作队,积极践行作风效能革命的要求,结合村里实际,用活用好政策、资金,倾力帮扶全村群众发展产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支撑。为改变被动的“守土”策略,维新村“三委”班子、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一方面以守住防返贫底线为第一任务,一方面因地制宜,逐步建立村级产业格局,创造维新村群众更多的增收渠道。
在持续巩固烤烟种植的基础上,2021年维新村引进了万寿菊种植,总体产业面积1025亩,实现产值近200万,最高亩产值4000多元,并且正在打造“维新风谷、傈僳花田”的风景名片,探索体验式乡村旅游。
针对维新村地形高低错落、温差明显等实际,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在产业发展上不搞“一刀切”。
对于村一、二组的低地缓坡,计划加大对原有的大棚蔬菜种植的支持,但不走“各行其是”的小农经济老路,新近换膜完成的蔬菜基地将由维新村产业支部管理,农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作为资产所有者,负责日常经营维护。而农户以入股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到合作社,大棚种植所需种子、肥料、技术、收销等,由合作社统一对外对接企业提供。所得营收合作社按照协议规则抽取部分留存,用于支持下一步产业与公共服务、监测户帮扶。
在高地六组,维新村得到了云南省级财政项目支持,将用于近百亩大樱桃(车厘子)的连片种植。同时,为改变过去树苗低质、技术生疏、管理落后的弊端,经多方协调,从四川汉源引进了高品质树苗,对方同时承诺对口技术帮扶,直至产业模式成熟。
“脱贫攻坚把底子打好了,这样干产业我们都有干劲。”,维新村六组村民杨再华满怀激情地对工作队员说道,而作为村党总支副书记的他发挥了党员示范作用,积极配合推动该项目,牵头移栽了自己的花椒树,带动了其他群众。
截至目前,维新村已探索出“上中下”的新型产业格局,即村庄高地发展车厘子樱桃;中部梯田发展千亩“傈僳”花田;下地缓坡发展大棚蔬菜的产业模式。
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将始终立足维新村的发展实际,积极做好走村入户、动态监测、组织建设等日常工作,力争让维新村的明天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