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是环境日
生态环境部确定
2022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
让大地山川更绿
生态环境更美
是丽江发展的目标之一
多年来
丽江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坚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和环境保护工作
取得实效
蓝天白云,是很多人爱上丽江的原因之一。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没有人能忍住不拍一张秀朋友圈的。丽江的蓝天白云是纯净的、通透的、深邃的,也是独特的,有时是碧空万里,随手一拍便是一张壁纸;有时洁白的云会变幻各种形状,像宇宙飞船、像爱心……像你所能想到的一切。
2021年,丽江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259天,达优率为71%。城市主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低于全国40微克/立方米、全省22微克/立方米平均水平。
水是丽江之魂。丽江,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考古和地质研究表明,数万年前的丽江坝曾是一片汪洋沼泽,之后由于气候变迁和人为改造,才湖退人进,变成河网密布、水草肥美、良田万顷的模样。丽江古城旧称“巩本芝”,意为仓廪之地,是木氏土司和纳西先民“道法自然、依山筑城、引水入城,让山水造福人类”的杰出典范。早在南北朝时期,与《三字经》《百家姓》同名的《千字文》,开篇就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山”的说法,清《丽江府志》中有“元时始改丽江,以产沙金得名金江”等记载,说明丽江之名来自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丽江615千米,沿途风光秀丽,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等奇观。玉龙雪山积雪融化后,雪水穿过高山草甸,从黑龙潭冒出,沿玉河流入古城,所到之处“家家溪水绕转,户户垂柳赛江南”。泸沽湖、程海、拉市海等湖泊如一颗颗靓丽的明珠,熠熠生辉……
2021年丽江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程海水质全湖均值稳定在Ⅳ类(pH、氟化物除外),泸沽湖水质全湖均值保持Ⅰ类,拉市海水质保持Ⅲ类,金沙江干流丽江段水质保持Ⅱ类;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全市35个市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1.4%,市控以上地表水(包括湖库)I—III类水体比例达为86.7%,分别同比增长5%、4.6%。
丽江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属于金沙江中上游地区,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地质特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自然资源,市域内有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泸沽湖自然保护区、老君山国家公园保护区等,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72.14%。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丽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煤山种果树、沿江建柳林、林业生态扶贫……让每一寸黄土、黑地变绿、变美、变富民。
丽江又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突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丽江市共记录有植物7084种,有兽类112种,鸟类446种,两栖爬行类51种,鱼类70余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4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6种。
养眼的蓝天、养肺的空气、养生的环境引人向往,向来崇尚自然的丽江人更是把保护生态环境看得尤为重要。
每到植树节大家都有组织的到玉龙雪山脚下、金沙江边植树,每种下一棵树,绿意就多一抹;相关部门进学校、进社区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结合,单位和学校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保护环境卫生活动……只为让丽江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蓝天、碧水、净土、青山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六五环境日
让我们共同守护美丽家园吧
司法守护绿色丽江
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
加大对环境权益的保护力度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