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幸福|瞄准市场空白,玉龙县90后小伙回乡创业养“野鸡”
作者:
来源:玉龙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年05月24日 09:52
有这样一批90后年轻人,他们不流连于繁华的都市,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伴随着大山深处的鸟语花香、田园景色,用双脚丈量家乡的沃土。杨溢林就是其中之一,一个通过养殖二代雉鸡带头致富的青年,他也正用他的一举一动诠释着勤劳致富的决心。90年出生的杨溢林,是回乡创业的青年之一。他的父母都是农民,看着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杨溢林非常心疼。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以新农人的姿态向梦想前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杨溢林发现雉鸡养殖目前在市场上还属于空白阶段,也还没有人开发这块领域,于是他有了开办一个雉鸡养殖场的想法。
打定主意的杨溢林与父母沟通养殖雉鸡的想法,可父母得知养的不是一般家禽而是“野鸡”时,他们都表示反对。一来担心不能养殖,二来还从未见过有谁养且食用。父母的担忧和反对让杨溢林有了很大压力。
在做足了养殖雉鸡的优势和市场价值调查后,杨溢林耐心向父母解释。得到父母同意后他才前往昆明实地考察,深入学习了雉鸡的养殖和管理经验。学成归来后杨溢林找了一块空地盖起了简易养殖场,并于2020年9月从昆明买入第一批小雉鸡苗,迈出了他养殖计划的第一步。
因为是第一次养殖,没有经验的杨溢林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刚开始太难养了,晚上我基本上都不睡觉,点着灯,随时观察小雉鸡有没有被蚊子叮,被虫子咬,日常还要做消毒。刚开始几批都是亏本的,辛苦钱、饲料钱都赚不到。”回想创业初期的艰辛,杨溢林历历在目,但面对困难与挫折他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要把养殖场搞好的决心。
通过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如今的杨溢林掌握了雉鸡的养殖方法,目前他的养殖场里,雉鸡一年出栏量达3000多只,也让杨溢林倍感欣慰。杨溢林也从一名养殖小白成为了小有经验的养鸡能手。鸡苗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解决办法;食物配比、营养补充、水怎么更换等问题,他都能轻松应对。同时杨溢林还找到了雉鸡的固定销路,完全不用发愁卖不出去的问题。据杨溢林介绍,雉鸡从鸡苗到出栏,时间要7个月以上,时间较长受益也较慢,同时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只有合理规避风险才能有好的收益。但养雉鸡是杨溢林的初心,也是他想要带领村民致富的决心。看着杨溢林养殖雉鸡有了初步规模和成效,村民们纷纷前来参观,请教养殖雉鸡的技巧和方法。随后杨溢林还跟几名农户一起成立了玉龙县林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用事业与家乡相连。他希望有更多农户加入其中,也希望有更多人愿意留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
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提倡、鼓励积极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并且公布一批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动物”)名单,允许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有些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还能上餐桌。野生动物养殖户需要向林业局提供技术、信息、场地、资金等相关资料,申请《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过省里批准后,方可养殖经营。